第337章 若是贾诩_三国:我的计谋模拟器
短篇小说 > 三国:我的计谋模拟器 > 第337章 若是贾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37章 若是贾诩

  李基闻言,意识到这“先锋”一职必须得亲近二袁的诸侯所领,否则很容易就会被二袁借题发挥或暗做手脚。

  当即,李基的目光一转,连忙朝着孙坚的方向递了一个眼色,试图阻止孙坚如原轨迹那般争抢这个“先锋”。

  只是面对李基投来的眼色,孙坚不明所以的同时,身体却已经本能地动了起来,出列拱手道。

  “坚愿为先锋!”

  袁绍看着那一脸刚毅勇猛之相的孙坚,眼中闪过一丝异色,脸上却是露出欣然之色,朗声道。

  “好!文台勇烈,定可当此重任!那便着文台即日率领本部为前锋开路,本盟主再引大军随后而行。”

  旋即,袁绍还颁布了一些明显提前准备好的盟军内部军法奖惩条例,既为激励盟军士卒,提高凝聚力,亦大有几分树立威严之意。

  且自袁绍之下的两位副盟主,已点明由袁术总督粮草,然后便由刘备来督察军法。

  待此次歃血会盟仪式结束,彻底定下了盟军内部诸多事宜,一众诸侯各自散去之时。

  孙坚心中琢磨着适才李基所投过来的那个眼色,特意直接半路拦住了李基,询问道。

  “子坤先生适才在会盟之时,可是有言欲教我?”

  李基略微沉吟一阵,只觉得心中颇为无奈。

  董卓兼收凉、并、司隶三州精锐,又占有司隶四方雄关天险,显然不是一个小小的先锋能够有所作为的。

  更何况,孙坚还是领着本部冲上去的,这很难不让李基怀疑袁绍的用心就是明摆着消耗孙坚的本部兵力。

  不过,以着李基如今的身份与影响力,一言一行都需谨慎,尤其是对外。

  即便孙策乃是李基的弟子,但孙坚显然是有着自身想法的,并非是完全与刘备是同路人。

  这一切在李基的心中闪过,表面依然是那般沉稳温和地开口道。

  “文台夙来勇烈,料想此去定是势不可挡,然,《周易》有言:亢龙有悔,盈不可久也。”

  孙坚闻言,心中却是闪过几分不悦。

  孙坚自认看在刘备对自家家眷的礼遇照顾,以及孙策亦是拜李基为师的份上,对于李基也可谓是恭敬有加。

  再加上适才争取盟主之位时,孙坚亦曾出声表明支持刘备。

  而如今孙坚担任先锋出战在即,这李子坤不言大胜,又或者资以钱粮精兵也就罢了,却是在此说这等晦气之言。

  不过念及两家关系,孙坚也没有发作,而是分别冲着刘备与李基拱了拱手,借故需加紧整顿士卒准备出征便离去了。

  待孙坚离开之后,刘备方才向着李基问道。

  “子坤认为文台此去难以求胜?故有适才之言提醒?”

  事实上,孙坚在黄巾之乱后便在司隶任职,然后又在西羌之乱中屡立战功,留下赫赫威名。

  可以说,如今孙坚的长沙郡守一职,完全就是孙坚凭借着一刀一马夺来的。

  又由于孙坚出身吴郡,故以“江东猛虎”之名,便是李基都颇有耳闻。

  若以临阵厮杀与领兵交战而综合论之,孙坚的能力在盟军阵营之中足以排在前列。

  因此,在孙坚自荐为先锋之时,几乎无人跟孙坚争抢,甚至就连刘备对于孙坚也是颇有信心。

  而面对刘备的询问,李基没有直接回答,转而问道。“若是孙将军遇险,主公的想法是救或不救?”

  刘备略加思索后,道。

  “同为盟友,不救为不仁;且备与文台有私交情谊,不救亦是不义;不仁不义之事,备不为也。”

  “基明白了。”

  李基点了点头,心中也有了倾向。

  而左右人多眼杂不宜深言,刘备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,直至回到了驻军的帐中,方才问道。

  “莫非文台有凶险?”

  “有此可能。”

  李基点了点头,然后朝着刘备拱手一拜道。

  “此事罪在于基,未曾预料董贼会屠杀袁氏五十三口,还恰好此刻将首级送到了酸枣营寨,以至于功亏一篑,让主公不得不将盟主之位让予袁本初。”

  刘备连忙将李基给扶了起来,道。

  “若无子坤,备能否到此处会盟尙未可知,子坤何罪之有?更何况董贼行事残虐之极,对太尉袁隗、太仆袁基等忠良痛下杀手,亦是无人可预料之变故也。”

  顿了顿,刘备脸上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,道。

  “并且,子坤难得有一事未曾料到,这反倒是让备心中有所安定。毕竟备亦有几分担心子坤当真乃神人降世,不日便会飘然舍备而去,又或者此本就只是备的南柯一梦罢了。”

  李基闻言不禁有些哭笑不得,也不知刘备这是在夸自己,还是在骂自己非人哉。

  旋即,李基方才接着解释道。

  “孙将军之能,自是无须怀疑,然基所担心的乃是袁本初与袁公路怀有二心,会暗害孙将军也。”

  刘备闻言,眉头忍不住一凝,有些不可置信地说道。

  “此事盟主与袁公路料想不会为之,且不说我等会盟于此与董贼有国之大仇,更何况盟主与、公路与董卓有血亲之仇,全力支持文台讨董尚来不及,如何会暗害之?”

  所以说,这便是在李基看来道德水准高的人的通病所在,总会高估了他人的道德水准,一如原轨迹中无数人相信了司马懿的“洛水之誓”。

  而袁绍之所以能以“血亲祭天”,然后便毫无异议地成为众人推选的盟主。

  正是因为袁绍如今在众人看来背负的已是国仇家恨,且袁氏五十三口以性命证明了袁家的对大汉的忠心与贡献。

  “人心难测啊,主公。”

  李基叹息了一声,并不觉得袁隗与袁基等袁家人的死,就会让袁绍一心为公,拼尽一切讨伐董卓。

  以毫无道德的角度去考量,袁隗、袁基等人之死,对于袁绍与袁术而言几乎都是好处。

  或许,这会让袁氏在被董卓所控制的朝廷之中的力量大丧,但却会为二袁在地方带来更大的利益。

  所有人只会知晓袁家为大汉献出了五十三口人的性命,且袁绍为报国仇家恨,统领群雄西讨董贼。

  一想到这里,李基就觉得有些无奈。

  或是此番会盟的声势远大于原轨迹,以至于原本该迟几个月才被急眼的董卓所杀泄愤的袁隗、袁基。

  如今董卓却是跟炸毛了似的,提前就将袁隗、袁基等人袁家人给砍得干干净净了,甚至还将人头都送到了酸枣大营来。

  敌人尚未进攻,便将一些重要人质给杀得干干净净,这无疑算是妥妥的反向操作了。

  若是袁绍、袁术之流乃是胆小怯懦之徒,如此威慑或许还能有一二分用处。

  可眼下这无疑是董卓狠狠地推了袁绍一把,不但将袁绍送上了盟主之位,甚至还会激起盟军上上下下同仇敌忾之心。

  假如是李基……

  啊不,假如是贾诩,既然董卓本身名声已是极差,那还不如将袁隗等人当做“免战牌”那样直接挂城楼。

  让袁绍明面上陷入“忠”、“孝”两难的境地,无论如何选择都必会留下一污点。

  甚至,盟军不是以“清君侧”,兴扶刘辩复坐帝位的名义西讨吗?

  贾诩直接便将刘辩带到两军阵前,让刘辩命令大汉忠臣们退兵。

  届时,不退兵者,同样也会有被世人认为不似忠臣的风险。

  等等……

  李基眉头一凝,猛然想到了一点。

  以着董卓的杀性,已然提前将袁隗、袁基等人给宰了,那刘辩不会也被一怒之下的董卓给杀了吧?

  而就在这时,赵云自帐外迈步而入,禀报道。

  “主公,子坤先生,西凉郡守马腾所派的使者庞校尉求见。”

  刘备闻言,略有些意外。

  毕竟吴郡与西凉郡正在处于大汉方向相反的一角,且刘备与马腾亦无故交,此前在帐中庞德也是刻意避免与其余诸侯过多接触,以免恶了谁,怎么会忽然拜访?

  不过刘备心中疑惑之余,还是连忙整理衣冠,然后带着李基与赵云亲自到驻军正门处相迎。

  看着刘备的出现,正在耐心地等候着的庞德心中略微有些吃惊。

  庞德已见惯了一众诸侯们的高傲,却不曾想刘备居然会亲自相迎他这么一个寂寂无名的西凉武夫。

  旋即,不等刘备靠到跟前,庞德便连忙先行见礼,道。“拜见刘府君,劳烦刘府君亲自来迎,庞德实在惶恐。”

  “庞令明无须多礼,备亦偶有所闻马寿成乃是伏波将军之后,此次更是遵大义而起兵讨董,实乃当世豪杰也……”

  顿了顿,刘备脸上流露出几分佩服地说道。

  “纵使令明不来此处,备说不得也要特意上门拜访一番令明,以借令明之口了解马寿成的英姿。”

  不得不说,刘备仿佛天生就拥有着与人拉近距离的能力。

  三言两句之间,便是让庞德对刘备心生好感,尤其是跟在庞德身后的两个少年,看向刘备的眼神明显多了几分善意。

  旋即,刘备将庞德邀至帐中,又让李基、赵云在一侧作陪,一番寒暄过后。

  与庞德相谈甚欢的刘备,方才有些后知后觉般无意问道。“说起来,不知令明此番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相商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p90.cc。短篇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dp90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